藎草 藎草

藎草

【出處】 出自《神農本草經》《唐本草》:藎草,葉似竹而細薄,莖亦圓小。生平澤溪澗之側,荊襄人煮以染黃,色極鮮好。 【拼音名】 Jìn Cǎo 【英文名】 Herb of Hispid Arthraxon 【別名】 菉竹,王芻,戾草,黃草,蓐,鴟腳莎,盭草,晉灼,蓐草,細葉秀竹,馬耳草,馬耳朵草
藎草_360百科
藎草
藎草 (《本經》) 【異名】菉竹(《詩經》),王芻(《毛詩傳》),黃草(《吳普本草》),蓐,鴟腳莎(《爾雅》郭璞注),菉蓐草(《唐本草》),細葉莠竹,毛竹(《廣州植物志》),馬耳草(《吉林中草藥》)。【來源】為禾本科植物藎草的全草。
藎草_植物百科_燕雀草
藎草
藎草一年生草本。稈細弱,無毛,基部傾斜,高30~45厘米,多節,常分枝,基部的節著土后易生根。葉鞘短于節間,生短硬疣毛;葉舌膜質,邊緣具纖毛;葉片卵狀披針形,長2~4厘米,寬8~15毫米,基部星心形抱莖,除下部邊緣生纖毛外,余均無毛。
藎草_百度百科

藎草_草部_《本草綱目》完整版_本草綱目在線閱讀

藎草 (音燼。《本經》下品) 【釋名】黃草(《吳普》),綠竹(《唐本》),草 時珍曰︰此草綠色,可染黃,故曰黃,曰綠也。,,乃北人呼綠字音轉也。古者貢草入染人,故謂之王芻,而進忠者謂之藎臣也。
藎草 - 搜狗百科

藎草_中藥詞典J_中醫中藥網

藎草用于主治久咳上氣喘逆,久寒,驚悸,痂疥,白禿瘍氣,殺皮膚小蟲。 古今名醫 藥材市場 中醫簡史 中醫書籍 中醫新聞 望聞問切 中藥常識 中藥詞典 中醫圖譜 中醫文化 偏方秘方 中醫拔罐 中醫膏藥 中醫刮痧 中醫火療
藎草_植物百科_燕雀草

藎草(中草藥詳解)

【藥 名】:藎草 【拼 音】:JINCAO 【來 源】:為禾本科植物藎草的全草。 【功 效】:止咳定喘,殺蟲解毒。 【主 治】:治哮喘,咳嗽,蛔蟲病。 【性味歸經】:①《本經》:“味苦,平。”②《別錄》:“無毒。”入肺經。 【用法用量】:內服:煎湯,2~4錢。
藎草-藎草的功效與作用-圖片-禁忌-鄉間郎中
貴州藎草_形態特征_生長環境_分布范圍
貴州藎草,拉丁文名:Arthraxon guizhouensis S. L. Chen et Y. X. Jin.,是單子葉植物綱,禾本科,藎草屬多年生植物。稈基部傾斜,多分枝,具多節,基部節著地易生根,節被毛。葉鞘除邊緣被短毛外,余均無毛;葉鞘下部短于節間;葉片披針形,邊緣僅基部具短疣基毛,兩面無毛。
藎草_Arthraxon hispidus(Thunb.)Makino_怎么養_養護方法_西勾植物志(詳細信息)

藎草_《新修本草》_中醫本草書籍_【岐黃之術】

藎草 《新修本草》 藎草 《本草經集注》 藎草 《醫學入門》 藎草 《千金翼方》 藎草 《名醫別錄》 藎草 《神農本草經》 晉 《古今醫統大全》 藎(音燼)草 《證類本草》 浸黃酒方 《仁術便覽》 近治法 《石室秘錄》 浸酒方 《備急千金要方》 近者奇之 《中醫詞典》
藎草_360百科

藎草_《名醫別錄》_中醫本草書籍_【岐黃之術】

藎草 《名醫別錄》 藎草 《醫學入門》 晉 《古今醫統大全》 藎草 《新修本草》 浸黃酒方 《仁術便覽》 藎草 《本草經集注》 浸酒方 《備急千金要方》 藎草 《千金翼方》 浸淚爭明 《中醫詞典》 藎草 《神農本草經》 浸泡 《中醫詞典》 藎(音燼)草 《證類本草》
藎草 - 鰲游水族

矛葉藎草_360百科

矛葉藎草,矛葉藎草,拉丁文名:Arthraxon prionodes.,是雙子葉植物綱,禾本科,藎草屬多年生。稈較堅硬,直立或傾斜,常分枝,具多節;節著地易生根,節上無毛或生短毛。葉鞘短于節間,無毛或疏生疣基毛;葉舌膜質,被纖毛;葉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,先端漸尖,基部心形,抱莖,無毛或 …
藎草_360百科